镰状细胞性血液病
举报/反馈2024-08-04 15:36
镰状细胞性血液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导致红细胞变形为镰刀状,使其易于破裂和破坏。
镰状细胞性血液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血红蛋白β链氨基酸替换,使血红蛋白S形成,使得红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变成镰刀形,失去正常的柔韧性。这些镰状红细胞容易卡在微血管中,导致组织缺氧并引发炎症反应。
患者可能出现疼痛、黄疸、疲劳等症状,还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尿色深黄等现象。
可以通过血常规、血生化、Hb电泳分析、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等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此外,骨髓活检也是常用的辅助手段之一。针对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羟基脲、L-asp等以及输血疗法。对于特定病例,骨髓移植也被视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避免高海拔环境,减少氧气消耗,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富含铁质食物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
相关文章
- 2025-04-13主动脉壁钙化怎么治疗和调理
- 2025-04-05难复性膝关节脱位症状
- 2025-03-27中暑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 2025-03-26急性寻麻疹复发有什么症状
- 2024-07-31颈椎间盘后突出复位体式
- 2024-08-05小腹痛伴随肛门疼痛
- 2024-08-06鼻腔内进了异物怎么办
- 2024-08-01神经衰弱吃干贝有没有作用
- 2024-08-03脑白质软化症患者的寿命预后如何
- 2024-08-01治疗痛风肾很重要的药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