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肠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举报/反馈2024-10-20 16:19
急性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致病菌通过食物、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由于该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不列入我国法定管理的乙、丙类传染病范畴。典型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诊断通常需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及培养、电解质分析等实验室检测,必要时还可行腹部超声或CT扫描以评估病情。
轻至中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或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度脱水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
日常生活中,个人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进食前要洗手,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相关文章
- 2025-02-04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尿液会有异常吗
- 2025-01-31新生儿肛门闭锁存活高吗
- 2025-01-27腹泻加发烧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
- 2025-01-22舌尖疼有什么办法
- 2025-01-18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啥
- 2024-11-26脑血管病的症状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 2025-01-14什么叫心血管痉挛
- 2025-01-09早产新生儿脑损伤能治好吗
- 2025-01-05双胎输血综合症是什么
- 2024-12-31宝宝便秘的10个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