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为黄疸性肝炎吗
举报/反馈2024-08-19 11:32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导致肝脏组织受到破坏,进而引发黄疸性肝炎的症状。
典型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上,轻症病例一般可自行痊愈,重症或重型肝炎则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护肝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或者戊型肝炎病毒与丁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则可能导致混合性黄疸性肝炎的发生。此时是因为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共同作用于肝脏细胞,导致肝功能受损而出现黄疸现象。
预防甲型肝炎的关键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以及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对于经常接触公共物品的人群。此外,在患病期间应避免摄入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和饮料,如酒精和高脂肪食物。
相关文章
- 2025-02-12龋病的病因是什么?
- 2025-02-04腺肌症造成子宫增大多少必须切除子宫呢
- 2025-01-31上颚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 2025-01-26女人感冒的症状
- 2025-01-22吃什么可以软化血管疏通血脉呢
- 2025-01-18急性中耳炎会导致发烧吗怎么治疗
- 2025-01-14上颚红肿看什么科室好
- 2025-01-09老人脑干出血一般寿命
- 2025-01-04膝盖副韧带撕裂一半多久可以恢复正常走路了
- 2024-12-31试管婴儿畸形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