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手术为什么要留造口
结肠手术中留造口是为了缓解结肠梗阻、结肠癌、巨球蛋白血症、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导致的肠道压力增高。这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具体是否需要留造口应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后决定。
1.结肠梗阻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的一组疾病,可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当结肠梗阻发生时,为了减轻肠道压力和促进恢复,可能需要暂时建立人工肛门以排出积聚的粪便。
2.结肠癌
结肠癌是指结肠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可能会因为肿块压迫而出现排泄困难的情况。
针对结肠癌的治疗通常包括切除病变组织,对于存在严重狭窄或无法直接切除的患者,保留造口有助于缓解肠腔压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此时血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导致高粘滞血症。高粘滞血症会导致血液循环缓慢,易形成微血管栓塞,影响肠道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肠壁缺血、水肿、渗出、坏死等病理变化,进而导致肠管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肠梗阻。针对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结肠梗阻,常需行姑息性结肠造瘘术,以减轻肠梗阻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若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至结肠部位,则会引起结核性结肠炎,炎症因子刺激局部黏膜后会出现充血、水肿以及糜烂的现象,进而导致肠腔狭窄,使食物残渣难以顺利通过,从而引发结肠梗阻。结核病所致结肠梗阻的治疗主要是抗结核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长期发作容易导致结肠壁纤维化、瘢痕形成,进而引起结肠狭窄。对于狭窄程度较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通过内镜下扩张术来缓解结肠狭窄,但重度狭窄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术后应密切监测造口周围皮肤状况,定期更换造口袋,保持造口区域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营养师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减少肠道负担。
- 2025-02-17用完漱口水嘴里有白膜
- 2025-02-13舌下淤血严重吃什么好
- 2025-02-09腹部结核会不会传染
- 2025-02-05腮部酸疼挂什么科检查
- 2025-01-31吃什么东西软化血管的
- 2025-01-27心脏室性期前收缩严重吗能活多久
- 2025-01-23肝功能不好吃什么食物好?
- 2025-01-19宫颈囊肿和宫颈肥大怎么治疗
- 2024-11-04胃癌原位癌能活多久
- 2025-01-14多发性肝癌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