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为什么要做造瘘
结肠造瘘用于巨球蛋白血症、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梗阻等疾病引起的结肠功能障碍。这是一种手术方式,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解决结肠问题。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异常增殖的浆细胞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通常体积较大,在血液循环中积累形成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压迫症状。针对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包括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如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或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方案。
2.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当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时,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坏死,进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进行抗结核治疗。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可导致结肠部位反复发作的炎症反应和溃疡形成。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结肠功能紊乱,从而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
4.结肠癌
结肠癌是指结肠内上皮细胞恶变形成的肿瘤,癌细胞过度生长并侵犯周围组织,可能导致肠腔狭窄甚至堵塞,进而引发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如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等。
5.结肠梗阻
结肠梗阻多由肿瘤、粪块堵塞等原因引起,会导致结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此时结肠内的压力会持续增高,对结肠壁造成压迫和损伤,进一步加重梗阻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对于结肠梗阻的患者,可以通过灌肠的方式促进大便排出,减轻梗阻的症状。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进行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或病情进展。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高脂肪、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结肠负担。
- 2025-02-20肌筋膜炎是怎么引起的,有些什症状
- 2025-02-16怀孕出现豆腐渣
- 2025-02-11下颌骨下方有个肿块椭圆形
- 2025-02-07甲状腺ivb是什么意思
- 2025-02-03甲状腺全切了还有可能复发吗
- 2025-01-30软纤维瘤有什么危害和严重性
- 2025-01-25乳糖不耐受便便颜色
- 2025-01-21右侧基底节区腔隙灶有什么症状
- 2025-01-17阴囊外面白色疙瘩
- 2025-01-12小孩经常口腔溃疡吃什么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