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举报/反馈2023-08-05 17:47
先心病即先天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遗传、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的心脏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而引起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常见有心脏封堵术、球囊瓣膜成形术、导管消融术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血管损伤、气体栓塞、麻醉意外等副作用。
1、疼痛:一般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麻醉药物会逐渐被代谢,患者不会感觉到疼痛,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在术后出现胸骨处疼痛,通常会在术后24小时左右消失;
2、血管损伤: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常见的为封堵术,由于封堵器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在经过穿刺点的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引起穿刺部位的局部血肿,以及局部的压迫、皮肤的损伤等。多数患者可通过压迫血管予以修复,如果出现血管损伤,可进行局部的加压包扎,避免形成血肿;
3、气体栓塞: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一般都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所以可能会因为导管的直径过大,导致空气进入,引起气体栓塞。术后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应及时予以吸氧,以缓解症状;
4、麻醉意外: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所以可能会因为患者对麻醉药物过敏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等,术中发生气体栓塞的几率比较小。
除此之外,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术后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做好日常护理,并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相关文章
- 2023-08-05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