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性精神疾病
举报/反馈2024-10-19 18:39
狂躁性精神疾病是一种以情绪高涨、冲动行为和言语活动增多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狂躁性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涉及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导致情感调节失调,引发强烈的愉悦感和冲动行为。患者可能出现自我评价过高、思维奔逸、睡眠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冲动行为、过度冒险以及社交活跃度增加。
诊断狂躁性精神疾病通常需要进行临床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测,例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以及脑电图检查来排除其他潜在的器质性疾病。该病症的治疗常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社会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常用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片、奥氮平片;心理治疗可选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促进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
相关文章
- 2025-02-13孩子手上起癣怎么办
- 2025-02-04骨恶性肿瘤严重吗能治好吗
- 2025-01-31右侧上颌窦粘膜稍增厚是什么意思
- 2025-01-27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的区别是什么
- 2025-01-22新生婴儿细菌感染严重吗
- 2025-01-18急性肾炎和肾炎性肾病有什么区别
- 2025-01-14脱水补液后多久起效果正常
- 2025-01-09十八岁做隐睾手术可以吗
- 2025-01-05耳朵皮脂腺囊肿不疼用管吗多久
- 2024-12-31胎停自然流产后多久可以再次怀孕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