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举报/反馈2023-08-02 05:5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能会出现皮肤及黏膜出血、休克、微循环衰竭、微血管栓塞、微血管病溶血等表现,可以通过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诊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一、表现:

1、皮肤及黏膜出血:皮肤及黏膜出血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引起。出血表现为多部位、多量的皮肤及黏膜淤点和瘀斑,初期颜色为鲜红色,后变为暗紫色,且不易消退;

2、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情较为严重,由于微循环障碍、酸中毒等,可导致休克。休克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口渴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致死;

3、微循环衰竭:微循环主要是由于弥漫性血管损伤引起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微循环衰竭,引起手足冰凉、口唇发绀、尿量减少等症状;

4、微血管栓塞: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微循环栓塞,可表现为栓塞症状,如肺栓塞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等表现;

5、微血管病性溶血:是由于红细胞遭到破坏、破裂,导致红细胞中凝血因子大量释放,进而引起微循环衰竭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腰痛等症状。

二、诊断:

一般可以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DIC、CT、血管造影等检查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根据凝血功能检查还可以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以通过血涂片、血生化、尿常规等检查,判断有无肝肾功能异常。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