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
举报/反馈2023-08-29 04:59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结肠疾病,主要特征是结肠内出现大量息肉和增加的结肠癌风险。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是由APC 基因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编码一种蛋白质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息肉数量增多并具有恶变潜力。患者可能经历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贫血、体重减轻等现象。
常规体检时发现大便潜血阳性,进一步可通过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造影、CT 结肠成像等来评估结肠病变情况。针对此疾病的治疗包括定期结肠镜检查监测息肉发展以及必要时切除。对于有症状或存在较高癌变风险者,可考虑内镜下息肉电切术。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以减少结肠息肉的风险。同时,建议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早期发现和处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关文章
- 2023-11-10酒后大便发黑严重吗
- 2023-11-06大便发黑同时有发烧
- 2023-10-2439周孕妇大便困难
- 2023-10-17吃什么食物能排除胃癌晚期
- 2023-10-15肠道出血几天能做肠镜检查
- 2023-10-09检查酒精肝是抽血吗
- 2023-09-26喝酒上瘾的人都有酒精肝吗
- 2023-09-17胃炎和肠炎有啥区别
- 2023-09-13吃法落海片会大便发黑吗
- 2023-09-11治疗胃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