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骨质疏松
举报/反馈2024-09-13 14:52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量丢失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使骨脆性增高,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主要是由于破骨细胞活化,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进而引起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也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等现象。
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骨折风险增加的情况。
诊断骨质疏松通常需要进行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定量CT扫描以及血液生化检查等。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可以测量脊椎、髋部和手腕处的骨密度;定量CT扫描可评估特定部位的骨密度;血液生化检查包括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主要有维生素D、钙剂和抑制骨吸收药如阿仑膦酸钠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吸烟酗酒。
患者应保持适当的钙摄入,多晒太阳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此外,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相关文章
- 2025-01-31黄体破裂的疼痛感会持续多久缓解
- 2025-01-26过敏性气道疾病的症状
- 2025-01-22脊髓血管畸形瘫痪了能治好吗
- 2025-01-18舌头苔白厚是什么原因
- 2025-01-14糖皮质激素治疗作用包括哪些方面
- 2025-01-09慢性咽喉炎喝什么水好
- 2025-01-04介入血管科是什么意思
- 2024-12-31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 2024-12-27心脏瓣膜做手术能活多久
- 2024-12-23胃酸过少是怎么引起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