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中毒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

举报/反馈2024-09-01 15:30

药物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可能由阿司匹林毒性作用、异烟肼毒性作用、苯妥英钠毒性作用、链霉素毒性作用、利多卡因毒性作用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药物中毒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

1.阿司匹林毒性作用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能减少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进而影响细胞膜流动性,导致周围神经受损。这种作用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麻木和刺痛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类药物可用于缓解由阿司匹林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异烟肼毒性作用

异烟肼通过干扰细菌的核酸合成来杀死结核杆菌,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的人体细胞造成损害,包括周围神经元。这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炎,引起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维生素B6可以预防异烟肼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因此,在使用异烟肼时应同时补充维生素B6。

3.苯妥英钠毒性作用

苯妥英钠是一种抗癫痫药,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脱髓鞘变性,轴索变细甚至消失,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当患者服用苯妥英钠后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医生可能会考虑调整患者的用药方案,以减轻其副作用。

4.链霉素毒性作用

链霉素能够竞争性阻断突触前膜电压门控钙通道,使突触小泡不能移向突触前膜并释放乙酰胆碱,从而产生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阻滞。这种阻滞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链霉素浓度降低而恢复。如果患者长期大量使用链霉素,出现了明显的耳鸣听力减退等耳毒性症状,则需及时停用该药,并给予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治疗。

5.利多卡因毒性作用

利多卡因毒性作用是指利多卡因过量或快速注射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导致意识丧失和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针对利多卡因毒性作用的治疗通常包括立即停止给药并提供支持性护理,如心肺复苏术,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测,以评估药物浓度及其可能的毒性作用。必要时,还应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以评估周围神经的功能状态。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