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举报/反馈2024-08-18 14:58

儿童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肥胖、遗传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乏、长期卧床等,需要密切监测并采取预防措施。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部下肢静脉内凝结,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儿童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时,会引起肺栓塞。预防性抗凝治疗是针对该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如遵医嘱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2.肥胖

肥胖患者由于体内的脂肪堆积较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影响血液流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对于肥胖引起的肺栓塞,可以考虑通过吸脂术等手术方式减轻体重,进而降低发生肺栓塞的风险。

3.遗传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乏

遗传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乏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引起肺栓塞的发生。补充缺失的抗凝蛋白可能是治疗选择之一,例如遵照医生建议给予维生素K拮抗剂进行口服抗凝治疗。

4.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下肢肌肉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减缓,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液流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改变体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穿戴弹力袜来预防血栓形成。

患儿家属应注意监测患儿是否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并定期带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和CT肺血管造影等检查,以评估病情变化。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