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举报/反馈2024-12-18 14:40
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髂静脉受压引起的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左侧髂总动脉跨越左髂外静脉后方,使左髂外静脉受压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长期的静脉高压状态会导致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等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经历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浅静脉曲张、皮肤瘙痒等问题。
诊断该疾病通常需要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髂静脉情况,如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术等。此外,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静脉功能测试或肢体远端与心脏水平测量间压差测定来进一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凝药预防血栓形成,如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考虑行经皮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以减少下肢血液循环淤积的风险,同时可适当进行腿部运动,如踝关节屈伸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相关文章
- 2025-02-04副银屑病的危害性有哪些呢
- 2025-01-31头皮软软的是什么情况怎么调理呢
- 2025-01-27软纤维瘤要手术吗
- 2025-01-22胰腺炎有什么症状 在什么部位
- 2025-01-18打了无痛人工破水后多久能生
- 2024-11-22皮肤病生物制剂管用吗
- 2025-01-14脆性x综合症康康治疗
- 2025-01-09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严重吗
- 2025-01-05孩子有副脾是怎么回事
- 2024-12-31眼部血管瘤手术危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