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尿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举报/反馈2023-09-04 22:20

得了尿结石可能是由尿液浓缩、尿道梗阻、尿路感染、代谢异常、长期卧床不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液浓缩

当饮水量不足时,肾脏减少尿液产生以保存水分,导致尿液中矿物质浓度增加,从而促进结晶形成和结石生长。为了缓解此状况,可以增加水的摄入量来稀释尿液,如每天至少喝8杯水。

2.尿道梗阻

尿道梗阻阻碍了尿液顺利排出,使尿液滞留并逐渐浓缩,为结石形成提供了条件。对于此类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α受体阻滞剂来松弛平滑肌、改善排尿功能,常用药物有坦索罗辛等。

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和脱落,这些物质可能成为结石的核心。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通常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4.代谢异常

代谢异常包括高钙血症、高草酸尿症等,会导致尿液中的某些成分过量或比例失调,进而形成结石。调整饮食结构以及服用相应的降钙药可能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例如,高钙血症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噻嗪类利尿剂进行治疗,如氢氯噻嗪片。

5.长期卧床不动

长期卧床不动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延长,增加结石形成的概率。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如间歇充气压迫装置的应用、弹力袜的穿戴等。

日常生活中,应定期监测尿液颜色、气味及数量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检查、X线检查等,以评估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