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血液疾病,其特征是由于血小板计数降低导致皮肤和黏膜出现自发性出血点、瘀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这些自身免疫反应会使得巨核细胞产生障碍,进一步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如轻微创伤后长时间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多等。还可能出现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悸等。
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功能测试、骨髓穿刺以及凝血功能检测等。其中,全血细胞计数可直接反映血小板数量是否异常;血小板功能测试则用于评估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粘附能力;骨髓穿刺有助于了解造血功能状态;凝血功能检测可排除其他凝血障碍的可能性。该疾病的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环孢素A等,以及针对原发病因的治疗。对于重度出血或颅内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输注血小板也是必要的紧急措施。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受伤风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并按医嘱服药。
- 2025-02-19轻微脑干梗塞严重吗能治好吗
- 2025-02-14吃逍遥丸能消除乳腺结节吗
- 2025-02-10猴子咬破皮了需要打针吗
- 2025-02-06前后交叉韧带的作用是什么
- 2025-02-02甲沟炎脓肿多久能消肿掉
- 2025-01-28急性出血热症状有哪些
- 2025-01-24糖尿病眼病会越来越严重吗
- 2025-01-20怎样查出早期食道癌
- 2025-01-15胸腔纵隔肿瘤有哪几种
- 2024-09-15血糖高能治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