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动脉硬化改变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09-29 12:28
脑内动脉硬化改变是指脑部血管壁出现增厚、硬化和斑块形成,影响血液流动,增加脑卒中风险。
脑内动脉硬化改变是由于脂质沉积、血小板聚集和炎症细胞浸润导致脑内动脉管壁增厚、硬化和斑块形成。这些病变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局部缺血和组织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健忘等症状。
严重时可诱发脑梗死,导致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可以显示脑内动脉硬化的情况。此外,血脂检测和血糖水平测定也是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治疗通常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可能涉及抗高血压药、降脂药和抗凝剂,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辛伐他汀片、华法林钠片等。
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脑内动脉硬化改变,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关文章
- 2025-02-01舌尖红有烧灼感挂什么科室
- 2025-01-28血管瘤微创手术一般要多少钱腿部
- 2025-01-24感冒后体虚出汗吃什么中成药调理
- 2025-01-20冠状动脉左支粥样硬化怎么治疗
- 2025-01-15宫颈内膜分离积液怎么办
- 2025-01-10舌头病毒性感染症状
- 2025-01-06闭合性脑损伤是什么意思
- 2025-01-02眼病都有哪些种类的
- 2024-12-29小孩贫血严重会得什么后果
- 2024-12-24简述先天性巨结肠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