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致盲的原因

举报/反馈2023-08-01 04:44

白内障是指由于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导致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患者发生白内障后,可能会致盲,常见原因包括晶状体混浊、视网膜混浊、屈光介质混浊、先天遗传等。

1、晶状体混浊:混浊的晶状体会混浊至瞳孔区,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如果混浊的晶状体出现自发性炎症,还可能引起葡萄膜炎或视网膜炎等并发症,最终导致白内障致盲;

2、视网膜混浊:白内障还可能引起视网膜混浊,诱发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疾病,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白内障致盲;

3、屈光介质混浊: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变混浊,如果白内障继发了视网膜病变,还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白内障致盲,常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先天遗传:临床上较为罕见,如Coats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这类疾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如果父母双方同时患有白内障,则子女患白内障的概率比较大,从而导致白内障致盲。

存在白内障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比如患者可遵医嘱通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等手术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白内障患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同时远离紫外线、风沙较大的环境,避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权威医院 同城医院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