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乙肝炎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4-10-14 10:35
慢性活动性乙肝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并活跃的肝脏炎症状态。
慢性活动性乙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长期炎症反应,由于病毒持续繁殖,导致肝脏组织受损。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加剧了肝细胞的破坏,促进病情进展为慢性活动性感染。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伴随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特有体征。
为了确诊慢性活动性乙肝炎,可以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G(anti-HBc-IgG)。此外,还可以通过肝脏活检来评估肝脏组织损伤程度。针对慢性活动性乙肝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病毒载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患者应避免饮酒,以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脏健康。定期复查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相关文章
- 2025-02-12冠状动脉,主动脉硬化
- 2025-02-07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成熟怎么办
- 2025-02-03宫腔粘连分离后内膜还能恢复如初吗
- 2025-01-30甲状腺毒症是什么意思
- 2025-01-25后背上长了个脂肪瘤越来越大
- 2025-01-21腿内翻和外翻的区别是什么呢
- 2025-01-17附件囊肿破裂严重吗怎么治疗好
- 2024-10-03神经病知道自己发作吗
- 2025-01-12什么人易发生心梗
- 2025-01-08重度中风的人还有意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