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毒性昏迷
举报/反馈2024-08-21 12:27
中毒性昏迷是指某种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意识丧失或昏迷的一种临床表现。
中毒性昏迷是由毒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干扰神经递质正常传递所引起的。
毒物可能直接抑制神经细胞的功能,也可能诱导炎症反应或氧化应激损伤脑组织。中毒性昏迷通常伴随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跳减慢或停止、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的症状。
针对中毒性昏迷的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测以评估肝肾功能,CT扫描以查看是否有颅内压增高,还可采集样本进行毒物分析鉴定。治疗措施取决于中毒原因,常用的方法包括洗胃、促进毒物排泄、维持生命支持以及使用解毒剂如依地酸二钠钙注射液、亚甲蓝注射液等。
对于中毒性昏迷的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一切可能加重毒物吸收的行为,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与处理。
相关文章
- 2025-04-11膀胱癌切除膀胱后还能复发吗能活多久
- 2025-04-0250多岁经常流口水正常吗
- 2024-08-05间歇性外斜视需要哪些检查
- 2024-08-06子宫天生肥大,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 2024-08-07儿童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早期发现并解决
- 2024-08-03癫痫病发作可以吃什么
- 2024-08-04宫颈粘连属于哪类疾病
- 2025-03-17女性盆腔炎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 2025-03-09新生婴儿乳糖不耐受怎么检查出来
- 2025-03-03股骨干骨折的护理难点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