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间质性膀胱炎
举报/反馈2024-08-26 10:22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膀胱壁的黏膜下层。
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异常、神经因素等有关。
这些因素导致膀胱壁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引起膀胱容量减少和尿急等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尿频、尿急、尿痛以及盆腔疼痛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发热、体重减轻等情况。
诊断间质性膀胱炎通常需要进行膀胱镜检、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以评估膀胱结构,有时还需行膀胱活检组织学分析。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方法包括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严重时可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止痛。膀胱内注射肉毒素可以暂时缓解尿频和尿急的症状,激光疗法也可用于改善病情。
患者应避免摄入可能诱发膀胱刺激的食物,如咖啡因和辛辣食物,以减少症状发作。建议采取定时排尿的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风险。
相关文章
- 2025-01-29肝细胞癌存活率高吗
- 2025-01-25骨盆疼是什么情况引起的原因
- 2025-01-20脑缺血改变是什么意思?
- 2025-01-16胸腔肿瘤怎么治疗效果好
- 2025-01-11荨麻疹的传染途径包括哪些
- 2025-01-07孕后期胎盘早剥的原因有哪些呢
- 2025-01-03泌尿系检查要多少钱
- 2024-12-29小孩子长了寻常疣怎么办
- 2024-12-25眩晕症耳石症是一个病吗严重吗
- 2024-12-21胸里面有结节是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