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介绍
- 科室成员:
-
医生1位、主任医师1位
- 详细介绍:
-
<P>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成立于1958年,是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心血管临床及基础研究大型专业学科。现有医护人员183人,其高级职称54人。心内科197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心血管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点,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点,2003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3名。</P>
<P>心内科现有床位173张,下属三个普通病区、冠心病监护病区、心脏康复病区、心脏B超室、心功能室、心电生理室、流行病研究室及几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如冠心病重点实验室、风湿热重点实验室、临床药理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导管室具有4台大C臂X光机,国内首台非X线心电三维标测系统(Carto),电生理多导仪4台,超声室有5台心脏彩超,心功能室有完整的心脏无创检查仪器,包括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自动分析心电图,电生理室有膜片钳实验仪等。心内科年收治病人8000多例,治愈率达95%,年心血管介入病例6000多例,其诊疗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P>
<P>1972年首次在国内开展冠脉造影,目前每年完成PCI冠心病3634多例,成功率达98%。</P>
<P>1985年首次在国内开展经皮肺动脉辨、二尖辨成形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卫生部和广东省奖励5项,发表论文100多篇。</P>
<P>1990年首次在国内首先开展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1999年首次在国内应用非X线心电三维标测(Carto),现己完成射频消融治疗5000多例,成功率达95%以上。</P>
<P>1978年成立流行病学研究室,建立了100多万人口的长期研究基地,完成了国家“七·五”-“十一·五”攻关研究。中美合作20年流行病学研究。1980年至今被任命为WHO心血管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P>
<P>临床药理研究室是华南地区创建最早的临床药学研究单位之一。现为国家药理临床研究基地。2000年至今承担16项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申请专利9项,成功举办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第七届中国学术会议,省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P>
<P>1978年开始受卫生部委托举办每年一届全国心血管学习班,累计培训心血管专科医师1000多名,学员遍布全国各省市。</P>
<P>1998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08年参会人数4000多名,己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之一。</P>
<P>2004年被中华医学会选为全国心电生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P>
<P>专科特色</P>
<P>风湿性心脏病:50年代开展全省第一例二尖瓣分离术;198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P>
<P>冠心病:1972年在国内首次开展冠脉造影,现开展了包括左主干病变,泵衰竭危急重症病人的PCI,成功率达98%,居国内先进水平。</P>
<P>心律失常:199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已完成5000多例,成功率在95%以上;年植入起搏器近400例,居国内先进水平。</P>
<P>外周大血管疾病:2002年12月开展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年完成手术超过100例,成功率在98%以上,手术量居全国第三;</P>
<P>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可开展成人ASD、VSD、PDA、PFO、PS、F3等介入治疗手术,手术量居全国第一。</P>
<P>心内科2000 -2008年共发表了科学论文511篇,其中刊登于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如英国《柳叶刀》、美国《循环研究》、《国际流行病学》等杂志SCI 32篇;参加国际会议如国际预防心脏病学大会、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亚太地区心脏病学大会和南太平洋心脏病学大会等提交论文40篇。心内科参与和主持国家“七·五”-“十一·五”攻关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部、卫生部、省科技厅、卫生厅等多项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P>
展开查看更多
收起全文
科室医生
-
陈鲁原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擅长:擅长于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治、心脏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或脑卒中的联合干预。熟悉心血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擅长疾病
健康资讯
- 2023-07-31唐氏筛查hcg低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