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10-07 12:56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其病程分别在6个月以内和6个月以上。
急性乙型肝炎是由HBV感染后导致的免疫应答反应加剧,而慢性乙型肝炎则是由于病毒持续存在并造成肝脏组织损伤。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长期发展可能引起肝硬化或肝癌。急性乙型肝炎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慢性乙型肝炎则多为隐匿性起病,可有疲劳、腹胀、脾肿大等症状。
针对急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液学检测,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检测以及肝功能测试,例如ALT和AST水平测定。
对于急性乙型肝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多数患者可在数周至数月内自愈;而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均衡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以减少肝脏负担,促进病情恢复和管理。
相关文章
- 2025-02-16输卵管囊肿手术危险吗
- 2025-02-12糖尿病是怎么引起来的原因呢?
- 2025-02-03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有哪些呢
- 2025-01-30舌头上有溃疡吃什么维生素比较好呢
- 2025-01-26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分型
- 2025-01-22后脑勺右侧疼痛什么原因引起的
- 2025-01-17尿酸高嘌呤高吃什么好
- 2025-01-13臀肌筋膜炎是什么病引起的
- 2025-01-12无症状感染者会流鼻涕吗
- 2025-01-08下体有血性分泌物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