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09-18 10:21
抗利尿是指抗利尿激素的作用,该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量。
抗利尿激素由下视丘后部神经细胞合成并储存于垂体后叶。当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视丘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降低尿液浓度。抗利尿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水肿、尿量改变等表现。
长期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水中毒,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抗利尿激素缺乏则可能引起尿崩症,伴随频繁排尿与口渴感。
确诊抗利尿功能异常可以通过血电解质分析、尿液分析以及抗利尿激素测定来进行。这些检测有助于评估体内钠离子平衡及尿液浓缩能力。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例如,精神性烦渴可通过心理行为疗法缓解,而慢性肾衰竭引起的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则需透析治疗。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管理抗利尿功能紊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避免过量摄入盐分,以减少水肿风险。
相关文章
- 2025-02-04肌肉萎缩会很快吗怎么治疗
- 2025-01-31胸腔内膜炎怎么调理恢复快
- 2025-01-26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能喝酒吗
- 2025-01-22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喝什么奶粉呢
- 2025-01-18手上有腱鞘囊肿挂什么科检查好
- 2024-09-22肠道病毒ev71是什么病毒
- 2025-01-13男性腰肌劳损是什么引起的原因
- 2025-01-13胸壁肿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好
- 2025-01-09先天性直肠前庭瘘是怎么造成的
- 2025-01-04每天早上起来头晕是怎么回事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