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是什么病毒感染
举报/反馈2024-12-02 13:09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肝脏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脏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与肝组织损伤。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并复制,对肝细胞造成持续性破坏。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时轻时重,伴随病情进展而
变化。
为确诊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清学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等指标的检测;以及肝功能测试如ALT和AST水平测定。超声波检查也可用于评估肝脏结构和功能。针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病毒药物,例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以抑制病毒复制。医生会根据肝功能状态和病毒载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护肝脏免受进一步损害,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关文章
- 2025-02-05股骨干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 2025-02-01粉碎性骨折需要多久恢复正常走路
- 2025-01-28取卵后卵巢黄体是什么
- 2025-01-23右脚大拇指外侧骨头突出疼痛
- 2025-01-19急性膀胱炎的危害
- 2025-01-15对酒精过敏会出现什么症状
- 2025-01-10儿童肾病综合征治得好吗
- 2025-01-06怀孕在疤痕处怎么打胎会大出血呢
- 2025-01-01舌头前面疼是什么原因
- 2024-12-28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风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