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举报/反馈2025-01-28 16:18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病毒进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并释放入血,导致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凝集素,引起免疫反应和组织损伤。由于病毒在血液中的存在,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其他器官,因此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该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热、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等。其中,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针对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肝功能测试、HBsAg检测、HBV-DNA定量分析以及超声波检查等。肝功能测试可评估肝脏是否受损;HBsAg检测表明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HBV-DNA定量分析可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病情。
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定期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关文章
- 2025-03-30肾癌透明细胞型c2是什么意思
- 2025-03-23性功能障碍属于什么科室检查
- 2024-08-07如何解决儿童肚子胀气和大便不成形的问题
- 2024-08-03不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是啥意思
- 2024-08-04卵巢间质瘤恶性的可能性
- 2024-08-06胆绞痛可以用芬太尼么
- 2025-03-14舌头经常疼怎么办呢女性
- 2025-03-06骨关节滑膜炎的病因及症状
- 2025-03-02肺部有肿瘤会有什么症状吗
- 2025-02-26肺结核忌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