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石症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4-09-06 12:49
胃石症是指在胃内形成的固体团块,通常由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或药物与胃酸等物质相互作用形成。
胃石症的发生多是因为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或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些因素导致胃黏膜受损,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从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过程,使某些成分易于凝结成块。胃石症的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以及呕血等。由于胃石移动时会刺激胃壁,所以会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诊断胃石症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餐造影或超声波检查。此外还可行电子胃镜检查以直接观察到胃内的结石情况。胃石症的治疗取决于其大小和症状严重程度。较小的胃石可通过饮食调整和口服泻药排出,较大的则需要内镜下碎石术或手术切除。
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摄入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其他疑似胃石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治。
相关文章
- 2025-02-18急性牙髓炎的体征
- 2025-02-14急性腰扭伤症状体征有哪些呢怎么治疗
- 2025-02-09囊肿和囊性包块怎么回事
- 2025-02-05肝囊肿是什么症状?怎样治疗
- 2025-02-01心脏主动脉窦瘤破裂危险吗
- 2025-01-28神经性梅毒滴度会下降到正常吗
- 2025-01-23怀孕出血没有腹痛,检查不出孕囊
- 2025-01-19哮喘宜吃的食物有哪些
- 2025-01-15肝受损害吃什么恢复的快
- 2024-08-07胃脂肪瘤有哪些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