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点赞
张育轩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点赞数:233
您的位置: 39就医助手 > 东城医院查询 > 北京协和医院 > 医生大全 > 张育轩
医生介绍
医生简介:


   张育轩教授,男,1928年生,广东省五华县人,1952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1952—1954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师资进修班学习,结业后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1958~195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第二届西学中班学习中医。历任内科住院医师、中医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1978~1989年曾担任中医科副主任、主任。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他曾应邀赴日本讲学2次。 1988年获全国“坚持中西医结合工作30年,为中西医结合做出贡献”的表彰,2001年获全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他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科研和中医教学,包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医科院西学中班的中医理论及临床教学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认为对很多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临床医学超越西方医学的优势,只有紧紧抓住这个优势,我国的医学才有可能在短时期内超过西方医学。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工作中,体会到中医的辨证论治,对调整机体脏腑功能,对某些功能性尤其在改善胃肠消化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方面或器质性疾病的治疗,对提高病人的一般状况(扶正),对减轻或消除使病人痛苦的某些症状(如咳嗽、恶心、呃逆、胁痛、腹胀、多汗等)等方面,确有较好的疗效。但在诊断方面却离不开西医。不少难治的疾病也需要中西医相互密切配合,取长补短,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对肝硬化腹水,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配合小剂量西药利尿剂,腹水的消退就比较快,病情的反复也较少。对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对减轻或消除
病人的头晕、头痛等症状,会有更好的疗效。对哪些病症只服中药就可以有较好的疗效,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在广泛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他从1964年开始,重点选择慢性肝病的治疗作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课题。总结分析了慢性肝炎合并长期低热52例肝穿的临床资料,在医学界中较早提出了此类低热的临床特点,对低热的鉴别诊断有参考治疗价值。从1968年开始,重点对五味子单方、复方及联苯双酯治疗慢性肝炎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其在恢复血清谷丙转氨酶及降低丁球蛋白、升高白蛋白,恢复甲胎蛋白、胆红素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篇,并曾在日本进行了学术交流。所参与研究的治疗慢性肝炎新药联苯双酯,曾先后获1983年卫生部甲级科技成果奖,1986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及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质奖。研制的肝炎6号丸,在协和医院已应用十余年,仍是倍受欢迎的治疗肝炎药物之一。近几年,针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转阴的课题进行了不断探索,先后研制了白丹片、菟仙片、乙肝灵冲剂、乙肝灵片等药,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对多种中成药进行了临床验证,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这一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一贯重视医疗实践,善于总结经验,二十多年来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为了宣传和普及及中医中药知识,扩大中西医结合的影响和解除病人的疾苦,近几年来利用诊余时间为《健康咨询报》、《家庭保健报》、《健康杂志》等医学科普刊物撰写了短文70余篇,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此外,还参与《呼吸内科学》、《糖尿病学》、《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风湿性疾病的自我表现调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等书籍的编写工作。

荣誉成就:

1988年获全国“坚持中西医结合工作30年,为中西医结合做出贡献”的表彰,2001年获全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展开查看更多
收起全文
张育轩医生的出诊时间为您展示近两周医生的出诊情况
温馨提示

[ 出诊 ] 指仅提供出诊信息,暂无线上预约挂号,可到医院挂号处挂号。

[ 预约 ] 指可提供线上预约挂号,选择合适时间段预约成功后,可到线下就诊。

就诊评价
我要评价
  • a******W
    评价医生:张育轩
    满意度:
    日期:2008-03-02
    医术非常高,对病人认真负责,就是好。
    全文
健康资讯
同科室医生
权威医院 同城医院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张育轩医生的就诊评价

1-5分,5分满分好评

头痛 糖尿 低热 恶心 硬化 利尿 腹胀 消化系统疾病 咳嗽 病毒 高血压 头晕 慢性肝病 关节炎 胁痛 瘀证 乙肝 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病 糖尿病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腹水 呃逆 其他,请填入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