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

举报/反馈2023-08-09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在临床上称为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与母体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病,在我国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是严重的高危疾病。

新生儿溶血病多发生于ABO血型不合,如果母亲是O型,孩子是A型或者B型血,则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孩子体内,与孩子体内的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红细胞凝集,从而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RH血型不合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但是其发病率比较高,在ABO血型不合中占比超过50%,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可能会引起新生儿胆红素增高以及贫血,而且贫血会导致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胆汁淤积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新生儿溶血病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治疗,可以通过蓝光照射来降低血清胆红素,避免出现核黄疸,还可以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减少抗体的破坏,可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在换血之后要注意观察新生儿术后的反应,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可以在10-14天逐渐恢复正常。在恢复正常之后,要定期给新生儿做随访,检测抗体的滴度,如果滴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可以继续进行换血。

新生儿溶血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还可能会导致脑性瘫痪,建议一旦发现新生儿黄疸超过14天,或者是胆红素升高比较快,应及时前往医院的新生儿科就诊,通过血清学检查明确具体情况,并及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