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与淤胆性肝炎
举报/反馈2024-08-19 11:28
黄疸型肝炎是肝炎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升高,而淤胆性肝炎则是由于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
黄疸型肝炎是由各种肝炎病毒或其他病因引起肝细胞损伤,胆红素从受损的肝细胞进入血液增多所致;淤胆性肝炎则由多种因素如酒精、药物等造成肝内毛细胆管炎症反应,胆汁形成障碍,胆汁淤积于肝脏内。
黄疸型肝炎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瘙痒、尿液呈深黄色。淤胆性肝炎的症状包括腹胀、腹泻、发热以及全身不适感。
诊断这两种肝炎可以进行肝功能测试,包括ALT、AST、ALP和总胆红素水平检测;也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评估肝脏结构是否正常。两种疾病的治疗需针对其原因进行,如抗病毒治疗(黄疸型肝炎)和戒酒(淤胆性肝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护肝脏,确保充足的休息,以促进病情恢复。
相关文章
- 2025-03-29老人肺癌晚期骨转移总是昏睡是不是快了
- 2025-03-22身体多处有皮下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 2024-08-07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康复
- 2024-08-03婴儿纤维瘤病是恶性的情况多见吗
- 2024-08-04卵巢肿瘤手术后肚脐疼
- 2024-08-05肾肉瘤样癌恶性程度高吗
- 2024-08-06附睾炎或睾丸炎引发的原因是什么
- 2025-03-13肝细胞癌的后果是怎么样
- 2025-03-05小孩支原体肺炎感染的症状是什么
- 2025-03-01大便后擦屁股纸上会有血,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