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支架原理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3-08-07 02:03

颅内支架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在血管内放置支架,改变颅内的血管直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颅内血液增多,达到预防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目的。临床上,颅内支架主要用于治疗脑动脉狭窄、脑血管出血、脑动静脉瘘等疾病。

1、脑动脉狭窄:颅内支架主要适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或者伴有脑缺血性病变的患者,如烟雾病脑动脉硬化大动脉炎引起的脑血管狭窄。通过颅内支架手术,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预防脑血管狭窄的目的;

2、脑血管出血:颅内支架对于脑血管的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可进行颅内支架手术。通过颅内支架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血管出血,或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症状;

3、脑动静脉瘘:如果是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脑血管异常,出现动静脉之间的异常通道,可通过颅内支架手术,预防脑血管的出血,也可改善患者的症状;

4、其他:颅内支架手术还可用于缓解脑血管动脉瘤、血管狭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如动脉瘤患者,可进行颅内支架手术,通过颅内支架手术,可以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颅内支架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所以手术创口较小,不会形成较大的创伤。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出现不良反应后,可通过药物或再次介入治疗进行缓解。所以当患者出现颅内病变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