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脑性瘫痪

举报/反馈2023-07-06 16:40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大脑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神经系统疾患。

小儿脑性瘫痪是由于胎儿期或婴幼儿早期的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这些损伤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或感染,导致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影响大脑的功能区域,进而引发一系列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典型症状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肌肉张力异常、肢体僵硬或软弱无力、反射亢进以及平衡和协调困难。此外,还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吞咽障碍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诊断通常需要综合临床评估和辅助检查结果。常用的临床评估包括神经发育评估和运动功能评估;而辅助检查则可能涉及头颅MRI以查看是否存在结构异常,还可通过肌电图来评估肌肉活动情况。治疗策略因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异,一般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等康复训练,旨在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特定病因所致者,可考虑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

面对小儿脑性瘫痪,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需求,确保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并定期监测孩子的发展进度。同时,积极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各种康复活动,有助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权威医院 同城医院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医院专科 网上预约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