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汁中的固体成分在肝内胆管中形成的硬块。

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原因可能与胆汁滞留、胆道感染、胆汁成分改变等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析出并逐渐形成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腹痛可呈阵发性绞痛,疼痛位置多位于右上腹部;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发热常伴有畏寒、寒战。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查、CT扫描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肝内胆管内的结石以及周围组织的异常情况。对于无症状且较小的肝内胆管结石,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结石较大或引起反复炎症,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胆管。例如,经皮经肝胆管镜取石术是一种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
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保持规律运动,以减少胆汁淤积的风险。同时注意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其相关并发症。
- 2025-04-27中上腹部胀胀的是什么原因
- 2025-04-18埃博拉病毒的并发症
- 2023-08-28缘缘推拿过敏性咳嗽
- 2025-04-10胃肠功能紊乱吃多久药才能好
- 2025-04-01支气管内有异物
- 2025-03-24怀孕四十多天没有胎心正常吗
- 2024-08-07膀胱白斑治疗方法
- 2024-08-05屁股上方长了两颗红痣好吗
- 2024-08-06子宫肥大炎性增生怎么治疗
- 2024-08-04人流后子宫没有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