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病理
举报/反馈2024-10-29 19:32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的病理状态。
心肌梗死的发生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有关。当心脏负荷增加时,如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肌需氧量增加,血液供应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辐射
至左臂、肩部或背部,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心肌梗死的主要检查包括心电图、肌钙蛋白I或T以及D-二聚体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并指导进一步管理。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以恢复血流通畅。稳定病情后,可能需要支架植入术来改善冠脉血流。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体力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相关文章
- 2025-02-02怀孕宫颈出血怎么办呢
- 2025-01-29性腺炎症是什么意思
- 2025-01-25继发性肿瘤都是恶性吗能治好吗
- 2025-01-20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原菌是
- 2025-01-16人咬伤会不会留疤
- 2025-01-11怀孕半个月显怀是宫外孕吗
- 2025-01-07双胎综合输血症一般发生在几个月内
- 2025-01-03子宫后位不大是什么意思
- 2024-12-29摔倒后脑脊液鼻漏怎么治疗
- 2024-12-25盆腔炎灌肠多少钱一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