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南宁风湿骨科医院 >特色医疗 >为什么吃药降尿酸就会引发痛风?医生为你讲出真实原因

为什么吃药降尿酸就会引发痛风?医生为你讲出真实原因

发布时间:2019-07-19来源:南宁风湿骨科医院
为什么吃药降尿酸就会引发痛风?医生为你讲出真实原因

 很多朋友都把痛风和高尿酸的概念混淆。痛风很多年了,不知道是指高尿酸很多年了,还是指经常痛风发作很多年了,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时,会引起痛风的发作,其实并不奇怪,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如何应对这种问题,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为什么在吃药降尿酸期间会发生痛风


  高尿酸人群中发作痛风的几率有多高?真的并不算太高,临床数据统计显示,高尿酸人群中,大约有10%~20%的人群会有痛风的发作问题,那么剩下的这些高尿酸患者,为什么不会发作痛风呢?使他们的关节部位没有产生尿酸盐的结晶吗?当然不是的!

  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度是380μmol/L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尿酸值超出这个值,人体的血液中就有可能产生尿酸盐的结晶了,这些结晶会在关节部位形成逐渐的沉积,这种沉积过程如果缓慢、稳定,发生痛风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尿酸高到六七百,但同样没有发生过痛风的原因。当某些外界因素引起尿酸浓度的急剧变化,从而引起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出现快速变化时,某些诱因的影响,如一次性大量饮酒,大量进食高嘌呤饮食,突然的过度劳累,忽然的低温影响等,都有可能使尿酸盐结晶在关节部位出现波动,这种剧烈波动,就会诱发身体的免疫系统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

  因此,痛风不发作,并不代表您的关节腔内没有尿酸盐的沉积,而是这些尿酸盐缓慢稳定的沉积到了关节部位,没有引发痛风而已,反而是尿酸值水平一直很高,没有发作痛风的朋友,关节上会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一旦有尿酸盐浓度水平的剧烈波动,痛风就会急剧发作,就如同已经上好了火药的火箭,只差点火而已。

  而当我们服用降尿酸药物时,各类药物的降尿酸效果往往都比较显著,这种明显的快速的降尿酸效果,会造成血液中尿酸盐浓度的迅速降低,而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降低,当浓度低于300μmol/L时,会使沉积于关节部位的尿酸盐结晶产生复溶,这个复溶的过程,可不是食盐加到水里溶解那么简单,复溶的过程会存在一个大的结晶转化为小的结晶,然后小的结晶进一步溶解的过程,而尿酸水平的向下波动,引起的沉积在关节部位的尿酸盐的复溶,也同样会对关节局部的尿酸盐稳定性形成扰动,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这就是为什么一服用降尿酸药物,就会诱发痛风的具体原因。

  服药降尿酸过程中,如何避免和应对痛风发作

  看完上面的介绍,大家一定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建议大家降尿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服用药物也要低剂量起始。这么做,正是为了能够让体内的尿酸水平平稳,缓慢的降下来,而不要出现尿酸水平剧烈波动而导致的痛风发作的问题。

  对于尿酸持续超过540 μmol/L的朋友,不管是否有痛风发作的问题,都建议考虑服用药物降尿酸,特别是通过生活上严格自律,仍然无法把血尿酸水平控制下来的朋友,更应该强调这一点。服用药物降尿酸,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降尿酸药物服用,在服用药物时,特别是服药的初期阶段,首先应该注意选择低剂量起始用药,低剂量用药,有助于避免尿酸降的过快而诱发的痛风问题;低剂量用药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定期监测尿酸水平,了解药物对于尿酸控制的有效性,根据情况及时的调整用药剂量,使得尿酸水平能够控制到360或300以下的达标水平。

  在低剂量其实的同时,生活上也应该多加注意,不管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还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在服药降尿酸期间,都应该注意多喝水,多排尿,同时可以考虑监测尿液的pH值,必要时服用碳酸氢钠片等,把尿液pH控制在6.2~6.9之间为宜。除此之外,如果能够选择低剂量用药,再配合良好的生活自律,低嘌呤饮食,适度加强和坚持运动,控制好体重,戒烟酒等方面,把尿酸控制达标,也是减少服药期间引发痛风发作的重要方面。

  但有些时候,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出现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出现痛风发作的问题出现,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必停服降尿酸药物,而是应该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补充服用控制炎性反应的相关药物,如小剂量的秋水仙碱、小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服用这些药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具有预防和改善服药期间引发的关节疼痛症状的问题。

  很多朋友都在纠结降尿酸药物要不要长期服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尿酸的调理情况,虽然我们推荐把尿酸降下来,降到达标水平,但也并非是越低越好,通常都不推荐把尿酸降到180以下的水平,因此,如果服用低剂量的降尿酸药物,尿酸值也已经降到180左右的水平,当然是可以考虑停药的。而为了预防痛风发作的相关药物,则一般推荐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初期或者药物调大剂量初期服用,用于预防和改善服用降尿酸药物导致的痛风发作问题,一般服用周期不建议超过6个月。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重点科室更多
推荐专家
特色医疗更多
常见提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