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39就医助手 > 广州挂号网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医院列表 > 结直肠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别名: 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大肿瘤医院,中大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山肿瘤,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结直肠科 预约挂号在线咨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医生36位、主任医师5

结直肠科简介

(一)概况

2009年2月,在中心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为适应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为患者提供更精湛、更专业的医疗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正式成立结直肠科。

结直肠科的前身是原腹科,腹科经过45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特别在科研上硕果累累,共获15项科研成果,其中省部级成果6项,厅局级成果5项,校级成果4项;共获55项科研基金。其中国家级基金8项,省部级基金21项,厅局级基金6项,校级7项,院级13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4篇,主编/主译学术专著10部,参编25部。

为了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成立结直肠科,现人才梯队健全,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8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2名,中级3名,住院医师1名。此外还有专科培训医师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4名。外科实验室助理研究员1名,技术员1名。护士13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

(二)医疗

我科以大肠肿瘤为重点,兼顾小肠肿瘤(包括十二指肠)、胃及肠间质瘤、腹膜后肿瘤等的诊治,尤其以大肠癌的诊治居全国领先水平。本科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治疗手段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强调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放化疗、术中化疗、术后放化疗等。在大肠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获国内外同行的肯定。

万德森教授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本中心大肠癌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起草全国大肠癌诊治规范。结直肠科注重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大肠癌综合治疗、肠造口康复治疗及社区肿瘤防治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手术规范化治疗上,术中严格遵循无瘤操作,近年来相继新开展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良性或早期恶性直肠肿瘤经肛门微创切除术(TEM)等技术,大大提高了保留肛门的机会。依托中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化疗和放疗水平全国领先的肿瘤防治中心,每一例大肠癌患者均能依据分期、肿瘤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包括辅助放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等,使许多患者既获得了根治的机会,又免去了因人造肛门带来的痛苦。在我科接受诊治的患者均能得到最合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其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总结建院以来大肠癌根治术后五年生存率66.3%,其中,结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70%,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66%,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仅为6%-8%。

在消化道肿瘤术后肝转移上,为了预防消化道肿瘤术后肝转移及腹腔种植,科室自80年代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以5-Fu为基础的术中肠腔化疗、门静脉灌注化疗、腹腔化疗、术后持续门静脉灌注化疗、5-Fu缓释剂植入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肠癌肝转移治疗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联合化疗、射频消融、放疗等措施,使大肠癌肝转移的五年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癌,先进行以草酸铂为主的新辅助化疗,待肝转移癌缩小后再争取手术切除,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结直肠癌肝转移很常见,已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2008年11月成立的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肝转移学组推举潘志忠教授担任组长。该学组的成立必将极大地推动国内的大肠癌肝转移诊治规范化进程。

在肠造口康复治疗上,我科长期致力于开展人工肛治疗护理工作,开设肠造口护理专科门诊,为已出院的肠造口病人提供治疗、护理、营养以及预防保健知识,极大地提高了造口者的生活质量。

(三)教学

1.教学任务

我科承担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教学课程的数量和课时也逐年提升。包括医疗系本科生(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进修生、大专、专升本、继续教育(包括造口治疗师培训班、造口学校)的理论讲授,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造口学校学员的实习。

2.研究生培养

我科一向重视研究生培养。现有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4名。

3. 教学成绩

(1)由我科万德森教授主编的临床肿瘤学教材——《临床肿瘤学》(第一、二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三版也已完成初稿,成为肿瘤临床医生的案头必备。

(2)万德森、周志伟、郑美春等主持的项目“中国造口师的培养模式的探讨” 获得2008年第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科研

以中心实验室、实验研究部、病理科为基地,积极与校本部和越秀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合作,并于2003年在新大楼六楼实验研究部,与胸科联合建立外科实验室,配备外科实验室助理研究员1名,技师1名,为我科的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科重视人才的培养,采取出国留学和人才交流等形式相结合培养临床、科研综合型人才。我科医生分别到美国Mayo Clinic医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法国巴黎Paul Brousse医院等进修学习。

我科现有包括“985”工程、“211”工程和“863”计划等在内的在研课题8项,其中厅局级3项,省部级2项,临床研究项目2项,单病种基金1项。

1999年,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我科万德森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同时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一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研讨会”。此后每年由该委员会及我科联合举办一次学术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会议旨在为省内同道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最新最快地介绍国内外大肠癌研究成果,推广大肠癌规范化诊治。会议代表来自省内各地,每次与会者达200多人,成为我省大肠癌专业的重要学术会议。

1998年至今,每年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造口治疗师培训班”,为我国培养了造口护理专科人才近1000人,弥补目前我国造口治疗师严重不足的状况,为我国造口康复治疗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2月,创办中国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7届国际造口治疗师课程,为我国培养了89名国际认证的造口治疗师,占全国造口治疗师总数的75%以上。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两名来自台湾。

(五)科室文化建设

1.科室特色

“敬业、严谨、创新、热情”是我科始终恪守的座右铭。包括对医疗工作的忘我敬业,对教书育人的严谨作风,在科研道路上的创新精神,对病人、同事的热情友爱。

2.医德医风建设

建设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我科始终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我科医护人员保持了“廉洁行医”的优良传统,获病人的表扬信和锦旗数不胜数,2008年患者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达50%以上。以病人为中心,制定病人就医指引,优化病人诊疗流程,编印并免费向病人及家属发放《大肠癌》防癌宣传教育资料。中心党委总结我科的成功经验,在中心推广应用;全科积极响应中心党委、工会号召,多次踊跃捐款救助贫困和受灾群众。我科万德森教授获得“中国医师奖”、“全国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3.构建科室团结和谐文化建设

为构建团结和谐的科室局面,每年科室、党支部、团支部都组织形式各样的文娱活动。2008年,我科被评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科室”。愉快、丰富的业余生活,营造了热情洋溢、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注重科室文化建设,树立团队精神,努力构建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勇于创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团结、和谐、先进的科室而努力。

展开
收起
门诊排班表
时段 03-19周二 03-20周三 03-21周四 03-22周五 03-23周六 03-24周日 03-25周一
上午

陈功

卢震海

詹友庆

徐大志

徐国良

伍小军

潘志忠

李元方

卢震海

李威

罗国仪

李力人

林俊忠

伍小军

周志伟

黎建军

单宏波

   

徐国良

李力人

丁培荣

下午  

潘志忠

周志伟

詹友庆

孔令亨

单宏波

     
晚上              
全部医生
擅长疾病
其它科室
健康资讯
院内搜索
科室互联网影响力
  • 414003总访问量
  • 5主任医师
  • 175患者评价
  • 7昨日访问量
  • 8科普文章
  • 36科室医师
权威医院同城医院
换一换
换一换
网上预约
纠正或补充信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