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39就医助手 > 广州挂号网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医院列表 > 消化内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别名: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医二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广医二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预约挂号在线咨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医生13位、主任医师4

消化内科简介

一、 科室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作为重点发展学科,主要由消化病区和消化内镜部组成,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积累,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学科,负担着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本科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以及科研各项工作任务。 消化内科配设齐全,包括消化内科病房、内镜部、专科门诊以及内科教学等。消化内科目前拥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5人。本学科年门诊量约85000人,每天有2~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消化专家在门诊为广大的病友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科内病床数35张,危重病床4张,年住院病人约850人,治愈好转率超过90%,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成功率达96.5%。 科室配有高清晰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电子肠镜、放大肠镜、窄带影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结合放大胃镜、超声内镜、高频电切、电凝器,氩气发生治疗器、微波治疗仪以及消化道动力测定仪等现代化设备,胃镜检查年均超5000例、肠镜2800例,内镜下息肉切除及内镜下止血治疗等达800例以上,食管静脉套扎约100例,拥有极为丰富的内镜检查和治疗经验。新建成的消化内镜室使用面积约1300m2 ,拥有先进的内镜设备、完善的电子信息传输系统和内镜消毒系统。我科以“优质医疗、优良服务、规范收费、依法行医”的宗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的服务意识,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精的业务技能,努力以最低的费用、最佳的疗效,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专科临床特色 消化内科拥有一支优秀的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消化内镜设备,内镜学科专业技术有一定的实力,在广东省内有着较高的威望,科室注重科技创新,开展新技术、发展新业务。内镜下诊疗技术为专科特色,我科先后开展的诊疗技术包括: 1.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技术,减轻胃、肠镜检查中的痛苦,使内镜下各项治疗操作顺利开展; 2.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及食管、胃底和直肠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栓塞治疗术,对食管-胃底静脉及内痔患者静脉曲张出血起到良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3. 食管、吻合口狭窄扩张术(①气、水囊扩张,②沙氏探条扩张),在治疗食管良恶性疾病引起的食管狭窄以及贲门失弛缓症中起到重要作用; 4.上消化道内支架植入术,提高晚期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 5. 经内镜腹壁-胃造瘘置营养管术及经内镜鼻-空肠置营养管术,为不能进食的患者提供肠内营养; 6、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RCP技术:乳头切开胰胆管取石、引流、置放支架、冲洗、局部用药)及内镜胰胆管内置管引流术(ERBD),为胰胆管疾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避免了病人开腹的大手术; 7. 经内镜各种止血治疗术(钛夹止血、粘膜下注射、氩气、微波、高频电凝治疗、药物喷洒等),能快速有效地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止血; 8、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电凝术、尼龙绳套扎术等,对各种类型的息肉进行早期发现、早期切除,对防止息肉癌变起重要作用。 同时我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对消化道疾病独特而有效的诊治规范,对专科常见病,如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食道疾病、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均有完善的诊治方案和护理常规。 三、专科常见疾病 1.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约占人群的5-10%。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近年来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尤其老年人,约15%患者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由于消化性溃疡具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等并发症,对溃疡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很重要,胃镜检查和镜下治疗是防治其并发症的最重要手段。本学科应用多种现代治疗手段(包括胃镜和药物)对溃疡病进行诊断与治疗,近年显著降低了消化溃疡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2.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本病是一种很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病,患病率约5-7%,以中青年较多见。肠易激综合征病因主要与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肠道刺激等有关。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精神、饮食等因素常可诱发症状复发或加重。由于该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往往缺乏可检出的器质性病变,造成这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我科自80年代起开始研究功能性胃肠病,认识到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涉及平滑肌生理、电生理、胃肠神经激素调节,机械、流变学等科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各个方面的综合原因,诊断和治疗上对胃肠动力定量化,特别是通过腔内压力测定来研究疾病。本科室配备先进的全胃肠道动力监测仪,进行各种病变消化道的动力学改变的研究,对消化道功能性病、动力障碍病诊断、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内容物,尤其胃酸异常反流到食管引起的粘膜损伤和慢性病症。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人群发病率很高。近年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肥胖人群增加,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进一步增高。患者多表现为反酸、烧心、胸痛、打嗝、食物反流,咽痛、咳嗽等症状。如果食管粘膜受损重,会造成溃疡或出血,甚至引起管腔狭窄,吞咽困难,极个别因长期发作加重会发生癌变。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本学科主张在治疗疾病同时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肝硬化(CIR)主要病因是慢性肝炎、长期酗酒、吃鱼生感染肝吸虫等,晚期肝硬化常有严重并发症,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道大出血最多见原因。静脉曲张是由于肝硬化导致门静脉系统中血运受阻,血液瘀滞和压力增高,大量静脉血经过侧支循环,其中包括食管下段的粘膜下静脉及胃底静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对于中国人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我国是乙肝第一流行大国,很多患者最终进入了晚期肝硬化后,静脉曲张易破裂致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大功能亢进和腹水等症状。本学科是广州市最早开展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止血治疗术及内镜下套扎术来防治静脉曲张出血的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为提高晚期肝硬化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作出了贡献。 5.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的自身免疫功能损害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下消化道出血,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直肠、远段结肠开始,常逆行向近段发展至全结肠,极少数累及末段回肠;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病变长期不愈,可发生癌变。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严重并发症是肠穿孔、大出血和引起高度营养不良的肠瘘。本学科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根据个体差异,采用多种不同治疗方法,严重者采用新型生物疗法,在尽快诱导炎症性肠病的缓解,预防复发方面均取得很好的成绩,经过长期临床积累有了一套较好的治疗经验。 6.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胰腺水肿,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重者胰腺发生坏死或出血,可出现休克和腹膜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在我国,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占大多数。我科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有丰富经验,采用针对性病因治疗,治愈率高。 四、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我科常年承担学院下达的各种层次的教学任务,所培养的进修医生多数已经成为专业骨干;1989年以来先后承办了数次省、市级相关专业学科的学习班。近年的科研主要开展以临床常见病为基础的工作,获国家、省、市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镜治疗、消化系肿瘤、慢性肝病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承担及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

展开
收起
门诊排班表
时段 04-24周三 04-25周四 04-26周五 04-27周六 04-28周日 04-29周一 04-30周二
上午

林漫鹏

         

陈丽英

下午  

何兴祥

       
晚上              
全部医生
擅长疾病
其它科室
健康资讯
院内搜索
科室互联网影响力
  • 652602总访问量
  • 4主任医师
  • 17患者评价
  • 0昨日访问量
  • 18576科普文章
  • 13科室医师
同类科室推荐 更多
权威医院同城医院
换一换
换一换
网上预约
纠正或补充信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